OI圆直总建筑师钱健先生应邀出席2014云南文化旅游地产峰会

yunnan  fengmian

以《筑梦云南 迎接旅游大省向度假大省的转身》为主题的2014云南文化旅游地产峰会于7月12日在大理隆重举行。

OI圆直总经理兼总建筑师钱健先生应邀参加了此次峰会,同时向诸位与会嘉宾介绍了圆直团队的作品,讲述了“从一代到三代  大型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他强调:“我们的作品更多的关注的是文化。我们相信资源有同质化,但产品不能同质化,文化就是区别的核心。”

峰会期间,诸位与会专家学者、开发商、媒体记者就此次峰会主题展开了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在文化旅游的基础上,更好的良好的持续的发展旅游地产。

fenghuipingtu

以下转载钱健先生部分演讲内容:

“首先我想以我十多年以前做的一个案例无锡,来做一个回顾,来说明一下“从一到三”的一个演化过程。那时候我还不在圆直公司,在另外一家,上海现代院。无锡灵山那时候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版块。第一期是建立了一个佛像,那是因赵朴老提到的 “五方五佛“的概念,于是在无锡马山边缘做了一个佛像。那时候我还没有参与这个设计。这可以说是它的第一代,所谓的观光景点这一代。当时聚集了很多人气,游客量已经达到一百多万了。接下去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在十多年以前可能就跟今天的论坛相对比较贴切了,就是怎么样将这个佛教景区变成佛教文化思想圣地。对于这个课题,我们接下去就产生了第二代、第三代的产品。

对于第二代来说,我们是以一个核心的景点、核心产品加上我们的创新配套作为我们的主要的出发点。那么就有了我们江南好多人比较了解的、也是我后来设计的灵山梵宫的项目。它成为了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是中亚及国家论坛的会址,中亚今年也召开了世界工艺论坛等等。它是一个以佛教为题材的核心项目,从它的内饰和它的外观,包括它所有的一些业态,包括它的表演以及它的一些餐饮、佛教的会议场所,都形成了一系列的亮点。在此之后的二期三期以后,就使我们的灵山从一年一百万人的游客量变成了三百五十万人的游客量。它的门票收入已经涵盖住它的整体的商业运营,但是它并不是我们最终的一个目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二期的一个配套喜来登酒店,这是一个公共型的会晤型酒店。另外还有灵山专门设计的灵山精舍,它是一个大量的游客进行禅修的特色型的文化精品酒店。可以看到这是它的内饰,风格应该来说非常有特点,可以举行大量的活动。

第三代如何走?

我们突出的是一个复合型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在灵山拈花湾小镇我们进行了一些创新,我们可以看到,把一、二、三期凝汇在一块,形成了它的一个居住物业、商业、酒店片区。虽然所有的业态进行了一个非常细化的分解,但是从它的整体形态的方面,我们还是引入了一些文化的内涵。因为我们觉得佛教还是一个宗教题材的文化,那么在里面要入地气,要让人不仅是观光,要在这里面吃、住、行与购物,一动一静都能感受到一种禅意的体现,所以在这个小镇中整体的进行了文化规划和业态规划,文化与业态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可以看到它的入口,它的山区禅修酒店,包括酒吧街,然后接下去就是山村的源头、一些业态,可以看到整体是非常统一的,并不能从外形来完全去分解什么是居住版块,什么是物业版块。这是目前已经造完的实景,可以看到它的室内的设置,那么它可以进行各种度假业态的组合。

由于有了从一到三这样一个过程,第二个就是目前我们在研究的曲阜的一个项目。曲阜大家都知道是孔子的故里。我们做的地方是在尼山,也是孔子的出生地,当前只有一个夫子洞的概念。如何将一个历史文化景点转化为儒家修学的圣地,这是我们提出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看到它首先提出“世界的孔子、孔子的世界”这样一个休闲产业度假园的概念。整体非常大,沿着湖区展开一个规划。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对原有景观价值强力的提升,就相当于我们在灵山做了灵山梵宫,做了后续的一些项目。怎么样把人吸引到这儿?感受到这儿的文化?那么它需要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旅游的热点。首先是对于夫子洞的提升,夫子洞是传说中孔子出生的地方,我们对夫子洞进行了一些景观的设置,然后创立了一个大型的叫“大学堂”的建筑,大学堂内大家可以进行学习儒学文化、讲课这些方面的活动,所有的元素都是用传统的元素和现代的空间以及互动活动的对应。它的室内设置都具有一定的特点,气势也非常恢弘,作为图书馆的概念来提升。

接下去我们又做了一些特色型的配套,就是鲁源村。鲁源村从它的历史典故来说是孔子父亲的出生地。在这里面我们将所有的入口区、包括它的商业区,然后接下去就是耕读文化的物业区,以及它的酒店片区等等都做了一个统盘的考虑。我们深刻的吸收了孔子文化中耕读文化的体验,从它的酒店特色来说、物业特点来说,还有它的街道都充分的采用了这种特点。这是一个已建成的一个片区,可以看到它的酒店的大堂,它的客房区以及已建成一些样板房的设置。它的所有的石材,包括它的一些窗、檐口、标示以及它的屋脊,都是充分的整合了尼山当地的民居的特点,并且它所有的材料都是采用的当地材料,包括所有的艺术品和加工品。当然我们还结合一些山东别的地方的民居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出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但是他的室内是非常时尚的。因为我们觉得所谓的时尚是我们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并不是一定要去建一个仿古的,或者是完全去反应当地的文化,而是把现代人的生活、体验融合在里面,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第三个就是我们还引进了一些业态,这个就是修学区。因为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孔子的弟子,我们希望人们不仅在这里面呆上个一两天三四天,如果加入一个修学的概念,作为所有的企业文化研发的基地、修学的中心,作为大学对儒家文化活跃的地方,作为我们中日韩所有区域学生都要进入并在这儿进行短期修学的地方,那么这里面的旅游价值可能大大的得到提升。因为跟山东省政府也进行了对接,可能从不远的未来修学旅游将作为他们学生学业的一部分,这对这个片区业态设计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支持。

另外我们在汉中接了一个新城。那么怎么样把这个汉中新城转化成国家级的汉文化旅游度假胜地,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因为前面都是非常单一的一个景点,而这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城的开发。这里我们提出的就是把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我们所要做的旅游规划、文化规划、生态规划、社区规划完全的融合在一块儿。在核心区里面我们并不是重新的去开发,而是整合了它原来的城市公园的设置,另外结合了它的一条水系,形成了八大渡口,在所有的八大渡口里面设计了城市里的商业。在核心片区我们建立了一个汉文化的博物馆,把城市会展功能、演出功能、城市展览馆功能以及它的餐饮的一些功能结合在里面。可以看到在核心区对于公园的改建,形成了“一池三山”这样的整体形态,就是所有的建筑和山体结合在一起。

另外对于它的物业业态我们进行了汉人老家的设置。就是结合了我们汉地的一些民居的主体的风貌以及它的商业的风貌形成了几大板块作为一个物业片区。所有的建筑都是对于以前的文化的回忆,同时也有现代感的融入。

对于商业配套,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就是渡口的片区。从规划角度来说我们重新梳理了一条水系,在这里面设置了八大渡口,每个渡口是城市所具有的商业的社区配套,同时每个社区都是新和旧的互动,同时引入了每个渡口文化的原题。我们希望有不同才有特色,因为我们也觉得同质性没有出路。

通过三个案例我们初步的想回应三个问题:如何将佛教的景区变成佛教文化的度假圣地,如何将孔子单一的文化景点转化成儒家的修学圣地,又如何将新城转化成旅游和城市公益统一的又得到当地居民喜爱的一个旅游度假圣地。非常好的是我们得到了几个效果。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灵山的拈花湾小镇它的售价远远的超过了周边楼盘的售价。孔子文化景点这一块我们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个大力的支持,成为了省里面的一号工程。汉宫新城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度假旅游圣地。所有这些我们觉得是研究文化、阐述文化并且把文化表现出来所带来的一个高的附加值。

结合了以上的一些经验,我们作一个初步经验的分享。第一个我们觉得必须是不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团队,我必须了解各个行业包括从规划、建筑、景观,包括相关文化研究、商业策划、室内设计、艺术等等,所以下面展示的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是在上海同步设计、同步研究、同步论证,这样一个步骤。第二个就是我们所有项目都是整合、创新的一个过程。作为我来说本身是做大型文化建筑的,但是自从做了旅游建筑来说,我们也存在了更多的研究文化,把文化变成一个创意建筑、创意空间,然后形成一个创意热点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刚才也就说了同质化是没有出路的。每一个项目从规划、建筑、景观一直到最后哪怕标识、灯光、服务都是需要进行丰富的创新,从头到尾的创新。第三个就是实施,我们觉得所有的作品不仅是要达到一般的完成度,更重要的是让游客能够得到一种完成新的体验的一个过程。所以刚才也是说的不仅是完成,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获得了一种不同一般的感受,得到游客的感动,然后他才会去接受你的文化、传播你的文化,从短期的一个文化的一个瞻仰者变成一个文化的传播者。最终他会乐意在这里休闲度假,甚至在这里旅居。”

<<上篇:
下篇:>>